集中托养 温暖一方 “驻马店模式”全国推广

2021-04-26 15:09 来源: 大河报

  张海迪来驻马店调研托养事业,与托养中心入住的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交谈。

  “照顾一个,拖累一群,致贫一家”是重度残疾人家庭的真实写照;驻马店市对贫困家庭的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托养一个,解放一群,致富一家”。

  这一新模式,被誉为“驻马店模式”;它破解了重度残疾人家庭的脱贫难题,已在我国14个省全面推广,并入选“全球减贫案例”。

  托养一个 解放一群

  4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上蔡县大路李乡栗庄村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发现每间被托养人的住室里都有3张床。“一张是护工的床铺,另外两张是被托养人的。”该中心主任王浩说,“护工与被托养人,每天吃住在一起,全天候护理。”

  现年66岁的护工骆荣焕,照料着29岁的脑瘫儿子侯昴蛋和81岁的盲人栗保光。“以前在家时,儿子见人就哭;来到这儿(托养中心)后,见人就拍手,就笑。”骆荣焕说,“俺在这儿,照料儿子和栗保光老人,免费吃住,每个月还有2000元的工资哩。”

  栗保光老人一旁插话:“护工在这儿,既能照料亲人,又有工资,护理格外用心,护理效果比城市里专业人士护理得还要好。”

  “托养一个,解放一群。”该中心主任王浩感慨:家里有个重度残疾人,看起来心疼,照顾起来头疼。被托养后,他们的家庭解放了,家人有了时间和精力劳动增收。

  集中托养 温暖一方

  上蔡县大路李乡栗庄村的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集中托养了16人。

  “都是栗庄及其附近村的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该中心主任王浩告诉记者,“在这儿入住,得符合三个条件:家里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二级以上肢残,就近并自愿。”

  自2016年3月起,上蔡县开始探索和尝试,先行在大路李乡、邵店镇、五龙镇3个乡镇及其所属的栗庄村、刘岳村、老李村3个行政村,开展试点工作,建立乡镇托养中心3个、村级托养中心3个。

  随后,在驻马店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在驻马店市的各县区普遍“开花”。

  4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驻马店经济开发区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在图书室里,81岁的李志得老人正在练毛笔字。“我右半身偏瘫,来到这儿练会了左手写毛笔字。”李志得老人感慨:住室,像城里的宾馆一样得劲儿;一日三餐,护工把饭端到面前。“来到这儿,掉到了福窝里。”

  “集中托养,温暖一方。”该中心主任王玲说,在驻马店经济开发区,贫困家庭的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实现了应托尽托。

  据驻马店市残联副理事长徐达介绍:6年来,驻马店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对贫困家庭的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这一“驻马店模式”。现如今,驻马店已建成了115个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循环入住重度残疾人8000余人,现入住2110人,在全市实现了全覆盖。

  “驻马店模式”全国推广

  对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这一“驻马店模式”,现已在全国14个省全面推广开来,并成功入选首届“全球减贫案例”。2018年、2019年,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连续两年赴驻马店调研该项工作。

  “‘驻马店模式’的灵魂,是环环相扣的‘四个着眼’。”该市政协副主席、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银良向记者介绍:着眼整体工作“谁来推”,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着眼建设经费“从哪来”,充分统筹整合扶贫资金和现有资源;着眼托养对象“如何定”,健全完善严格的托养对象入退标准;着眼日常工作“谁来做”,构建了由扶贫、民政、残联、卫健等部门参与的工作体系。实践证明,驻马店市探索出来的这一模式,成功破解了重度残疾人家庭脱贫难题。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巩固完善发展托养中心建设。”张银良说,一是聚焦“建设标准化、服务优质化、保障多元化”发展方向建立长效机制。建设标准化主要是逐步完善托养中心的规范管理,扩大重残托养照顾服务覆盖面,满足重度残疾人的更多需求。服务优质化主要是提高护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引进更多的康复人才,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多元化主要是扩大资金的投入渠道,确保托养中心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围绕“十四五”规划,把残疾人事业深度融入到乡村振兴中去,改善他们生活环境,让他们的生活更加高质量,更有幸福感安全感,实实在在有体面地生活,人人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 李钊文图)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