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渠清水的深情诉说——那些“南水北调”难忘的人和事

2021-06-29 11:32 来源: 河南日报

一渠澄碧丹江水,润泽两岸暖人心 资料图片

  在河南淅川与湖北丹江口之间,有一片126万亩的辽阔水面,如同硕大的宝镜,它就是丹江口水库。

  从水库东岸陶岔渠首开始,一渠清水碧波荡漾,跨江淮、穿黄河、依太行,长途跋涉1432公里,这就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6月20日,在省委老干部局、省水利厅协助下,记者走访了几位曾经参与工程建设的老同志,踏上了一场寻根溯源的心路之旅。

  德国工程师认为不可能,他们却做到了

  “黄河河底下能藏着两条从南向北奔流的‘河’,它是大功臣!”讲起当年修渠的故事,河南省移民办原常务副主任蒋立有说不完的话,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咽喉”工程,要在河床凿出两条隧道,施工难度极大。为了拿下这一卡脖子工程,当时国内盾构和隧洞施工能力最强的四家央企施工单位都来了,不仅如此,他们还请来了“外援”:一台从德国进口的盾构机。

  德国厂家的工程师到现场考察后发现,要在密实砂层、砂砾石层、黏土层等复杂地层中,采用盾构机一次性长距离掘进穿越河床,基本不可能完成。

  建设者们不服输,自行开展刀盘具检查,并拿出了一整套施工方案。

  “突破卡脖子技术,靠的就是不服输!实践证明,我们的施工方案安全高效。”说到这里,蒋立由衷地自豪。

  他怕接不到老乡电话,多年来从未关过手机

  退休3年后,在河南省移民办移民安置处原处长张西辰心里,仍然有3个“忘不了”,忘不了故土难离的移民,忘不了异常繁重的征迁任务,忘不了为搬迁呕心沥血的战友们。

  “组织把重任交给了我,我不能让组织失望,更不能辜负百姓。”在淅川移民搬迁高峰期,张西辰整天待在村里一刻不敢松懈,搬家前夜,是他最忙的时候,他挨家挨户敲门,帮老乡整理家当,联系搬迁路上的保障工作。“5+2”“白加黑”是张西辰工作的常态。多年来,他怕接不到老乡的电话,从没关过手机。“有一次化解矛盾,正好赶上三伏天,在太阳下调解了4个小时,回家以后用手一摸才发现头皮被晒脱皮了,真疼!”张西辰说。

  没有创新就没有“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在我省境内长731公里,占干渠全长的51%。“在这731公里长的干渠上,各种交叉建筑物密集,平均每公里有1.7座,而且,高填方、高地下水位、煤矿采空区等难点渠段也很多。”原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副主任李颖告诉记者,从论证到建设运行,一系列世界级难题交织,必须一个个去攻克。

  有一种土遇水膨胀、无水干散,在上面无法修渠,被称为“土工界的癌症”,它叫膨胀土(岩)。

  “我们在膨胀土中掺入3%至5%的水泥,把它改造成牢固又经济的混合土,没有创新就没有‘南水北调’。”

  原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副巡视员李国胜感慨万千:“正是因为干部和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才有了这一条碧波荡漾的生命之渠。”

  原河南省南水北调办综合处处长李永清告诉记者,是广大移民征迁干部与工程建设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克难攻坚、团结拼搏、无私奉献,才确保了一渠清水送京津。

  在中国大地上穿行的那条美丽玉带会永远记住他们,记住这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记者 刘婵 石可欣)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