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美“警像”:人间至味是团圆
2022-02-21 10:14 来源: 河南文明网
在中国人眼中,春节、元宵都象征着团圆。有这样一波人,他们放弃自己家里的小团圆,每日奋战在助力万家团圆的现场,他们就是人民警察。2022年元宵节,河南文明网联合河南省各地文明网开展元宵节“人间至味是团圆”活动,让我们走近这些助力万家团圆的人民警察,感受大爱的力量!
肖振宇:愿万家灯火里团圆和睦
我叫肖振宇,19年前,我选择了警察这个职业,现在是南阳市公安局情指联勤中心的一名民警。刚入警时,家里有人劝我,这个职业可能比我想象的要苦得多,而且也会有危险,让我再考虑考虑。我当时就说,我考虑好了,也已经做好准备了!
2017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上了公益寻亲之路。刚接触寻亲工作的时候,我觉得太难了。但是,看到求助人的痛苦,我就想不管多难,也要帮他们找亲人。
2019年,我接到贵州黔西县的一个求助:六个儿子要找被拐失踪三十年的母亲。三十年前,这位母亲为了养活全家外出打工,后来就再也没有回家。
这家的小儿子告诉我:“30年了,我妈长啥样我都忘了,但是我很想她,想知道她是不是还活着。”当时快到中秋节了,我们就连轴转的工作,想要尽快帮他找到母亲。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中秋节前一天,我们在河北蔚县找到了这位离家三十年的母亲。三十年间,这位母亲接连被拐卖多次,因为思念儿子多次逃跑,被买家毒打,失去了行动和语言能力。中秋节那天,6个孩子跪在母亲面前说:“妈,我们来了,来接您回家!”当时那个场面令人触动,我现在还记忆犹新。
我的工作是数据分析研判,大数据能让寻人更便利,我将这一想法向局领导作了汇报,结果得到了大力支持。2020年12月,南阳市公安局党委依托“南阳微警局”平台成立“肖振宇寻亲工作室”,建立网上信息登记发布平台,运用公安资源为全国群众提供免费寻亲服务,面向全国群众开放。工作室成立至今,已帮助30多个省份1200个离散家庭实现了团圆梦。
今年春节,我和同事从除夕到大年初六都是在单位度过的。我们给寻亲平台登记的被拐孩子家长逐一打电话,一是拜年,二是告诉他们寻亲进度,安慰他们耐心等待。春节期间,我和寻亲工作室的队友们已帮助5个亲人离散的家庭实现团圆,看到他们团圆我和他们一样高兴。
有人问我累不累?我想说,累是累了点,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一定会坚定的走下去。人间至味是团圆,新的一年,万家灯火里的温馨和睦,是我最美的期待。
王韶华:愿天下再无骨肉分离
我叫王韶华,1999年时,选择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现在是许昌市公安局刑事犯罪侦查支队二大队大队长。2014年,我来到现在这个岗位,专门负责命案、打拐工作,俗称大案队队长。其中打拐工作我是首次接触,“现在还有拐卖小孩的?”一上任我就有这么个疑问,我的上任队长告诉我,随着科技的发展,物防、技防的建设,现在基本没有丢失孩子的了,现在打拐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帮助找回以前失踪被拐的孩子。
当我第一次查阅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失踪被拐儿童的档案,照片中孩子清澈的眼睛和父母期待的眼神,触动了我。那一刻,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回这些失踪被拐的孩子,让离散的家庭早日团聚。即便今后离开了这个岗位,我也要一直坚持下去。
2021年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以侦破拐卖儿童积案、查找改革开放以来失踪被拐儿童为重点的“团圆行动”,我们率先在全市九个县市区刑侦部门设置免费血样采集点、设立举报邮箱,并通过微信、微博等公众号进行大力宣传,这一举措在全省也得到了大力推广。打拐既要破“积案”,还要防止发“新案”,为此我们专门建立了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一旦发现儿童失踪,举全警之力进行快速帮助查找,不能让骨肉分离的事情再次发生。
2021年初,许昌市的“涛涛”到公安机关求助,怀疑自己是被拐来的,想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经过血样采集,与陕西一夫妇比对成功,经过DNA部门的鉴定确认,许昌的“涛涛”就是三十三年前该夫妇丢失的孩子。这一案例被央视“等着我”栏目选中,5月份栏目来到郑州进行直播认亲。我陪着已经是两个孩子父亲的“涛涛”从许昌前往郑州,他脸上不时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在一起吃住了两天,谈他幼时的印象、现在的家庭、目前的工作等等。看外貌,他绝对是一个男子汉,可在舞台上见到他亲生父母那一刻,他却哭的像个孩子。那一刻,我也泪流满面,觉得之前的一切付出都有了实质意义。
有人问我,在助人寻亲的路上是否产生过退缩的念头?对此,由己及人,作为一名父亲很难想象到假如有一天我的孩子离开了我的生活,生死不明,我该是怎样的一种痛苦,我的日子会怎么过。因此,我绝不会退缩。每当我们帮寻亲者实现团圆梦的时候,那种幸福感、满足感足以激励我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驰而不息。
尽早让更多离散家庭亲人相见、家庭团圆,是我们打拐民警最大的心愿,2021年,许昌市打拐民警共帮助近四十个家庭实现了团圆。愿天下再无拐,骨肉再无分离是我最美的期待。
李进军:让离散的家庭团圆是我最大的心愿
我叫李进军,18年前,部队转业后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现在是河南省焦作市公安局解放分局新华派出所的一名基层民警。我的工作是每天面对人民群众,为他们解忧助困,化解矛盾纠纷。尤其是面对那些离家失散多年的寻亲者,我们更要竭尽全力、热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早日团圆。
2015年的冬天,我在辖区入户走访过程中,得知了辖区牛大娘家的一个小孙女无户口的事情,从帮助她们一家开始,我便走上了公益寻亲之路。刚接触寻亲工作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一时间千头万绪,压力很大。但是,每当看到寻亲者因失去亲人备受煎熬的表情,我便决定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都要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尽我所能帮助一个是一个。
61年前,3岁的江苏女孩陈某被送到上海一家福利院,又随养父母移居河南。之后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亲人一直在寻找她的消息,但人海茫茫,哪那么容易找到。我接到报警求助后,把电话打到新乡、高邮、广东……利用休息时间,一次次乘公交车到新乡走访调查,试图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在数百次异乡来电、异地通话的信息里甄别、分析,我终于找到了陈某的女儿张某,可是陈某已去世多年。前年,张某带着母亲的遗像,回到离散多年的老家江苏高邮与亲人团聚。这件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感到既欣慰又遗憾。
多年来,让众多的离散家庭团圆是我最大的心愿。虽然我的力量还有些薄弱,但我愿以一腔热血温暖更多人的心怀,传递社会正能量。这些年,我主动帮助群众成功寻亲40余次,帮助街头流浪者联系到家人10余次,帮助离家出走的孩子回家15余人,帮助迷路走失的老人、孩子、精神障碍患者找到家人200余人……每当看到他们团聚的那一刻,我觉得一切坎坷都值得。“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在公益寻亲这条路上驰而不息。
有人曾问我:“你这样辛苦地帮人寻亲,图啥啊?”我总是笑笑说:“只要他们能够团圆,我就心满意足了。”既然选择了公益寻亲和团圆行动这条路,我就要坚持到底,一直走在寻亲路上,帮助更多的家庭团圆。让爱回家梦想成真!新的一年,我希望离家失散者早日团圆!
杨晓明:用实际行动守护万家团圆
我叫杨晓明,是固始县公安局刑警大队重案中队的一名普通干警。对一个人来说,亲人逝去是痛苦的,而知道亲人活着但始终难以相见则更加痛苦。尤其为人夫、为人父之后,那种对亲情的渴望,对打拐寻亲工作,我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最艰难的一次,就是寻找固始县往流镇失踪姓王的女孩儿。2009年她被拐后一直杳无音讯,属公安部督办的被拐卖案。2021年8月,通过重新采血入库比对、对接DNA数据库,系统梳理后发现,她在安徽省阜南县焦陂镇被人领养,而且其养父有拐卖妇女儿童前科,有极强的反侦察能力。
我们到安徽省阜阳县焦坡镇开展工作的时候,发现这个女孩的养父已经更换了联系方式,并且他们常年不在户籍地生活。我们侦查人员就开始对宋某登记的省内省外的出租屋信息进行查证,辗转发现都是人去楼空。当时我们就想转换侦查思路,从被拐女孩入手,在调查了解中却发现因为这个女孩是宋某“领养”的,没有出生医学证明,无法入户。她没有办理身份证,常年在外务工,务工地点无法查证。
后来我和同事多方工作,在当地公安机关和村委的配合下,宋某的大女儿向我们讲述了她父亲在2010年前后领养一名女孩的情况,并帮助我们找到了这个女孩。得知这个女孩在苏州后,我和同事们马不停蹄连夜驱车赶往苏州,终于见到了被拐女孩,才长舒了一口气。跟她简单的沟通后,我们对其提取了DNA血样,带回信阳进行比对。当比对结果出来后,确定了就是被拐卖女孩王某无疑。
2021年10月,王某与其亲生父母见面认亲,相拥而泣。其“养父”宋某因涉嫌拐卖犯罪被移送起诉。至此,公安部督办的固始县王某被拐卖案得以告破,破碎了12年的家庭得以团圆。
说实话,这中间的艰辛很难描述,就像影视剧剧情一样,一直处在侦查与反侦查过程中。宋某到案后,我们进行讯问了解才知道,当时是宋某通过网络媒体得知了公安机关联合多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团圆行动,害怕被公安机关查处就经常更换手机号和住处。自豪的是,在案件的侦办过程中,我和同事们面对困难,始终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成功侦破了此案。
公安部“团圆行动”开展以来,我对辖区内的失踪案件进行了认真梳理,涉及相关人员856人次,送检排查850人次,帮助父母找到孩子10人次,帮助儿童寻找父母3人次。
对我个人而言,不说取得怎样的成绩,就说打拐寻亲的心路历程,我觉得自己成长了。理解了打拐寻亲工作,对于社会和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不管是过去、现在和将来,我都会用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从警誓言,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