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你我他(她)·温暖千万家丨寒冬里,爱的暖流在涌动
2022-12-23 09:15 来源: 河南日报
辅警董汉华在辖区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杜挻勇 摄
东胜气田采气员工在清洗储罐区输油泵过滤器。姚冬 摄
幸福院的工作人员在给老人打包饭菜。韩田田 摄
农技人员指导菜农加固大棚。杨豪 摄
村干部给残疾村民刘巧莲送来新轮椅。窦传阳 摄
编者按
近日,我省各地气温下降,而各地开展的送温暖活动却在持续升温。
宝丰县石桥镇赵庄村残疾人刘巧莲用上了崭新的轮椅,告别拄了20年的拐杖;沁阳市紫陵镇范村幸福院75岁的独居老人张克英再次感受到当地政府的关怀与厚爱;沈丘县农艺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为大棚增温开“处方”……
这一个个爱心故事在中原大地上续写着温暖的篇章,彰显了党和政府的爱民情怀及社会的浓浓关爱,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爱的暖流在城乡间不断地涌动,让我们将这场爱与温暖的接力持续进行下去。
关爱老年群体
幸福院里的“幸福味道”
“以前,自己一个人在家吃饭都是对付,现在到了幸福院,每天饭菜都不重样,吃得可好呢!”75岁的独居老人张克英说。
老人口中的幸福院是沁阳市紫陵镇范村居民委员会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紫陵镇范村自2019年建设幸福院以来,从“一顿热乎饭”入手,为全村70多位老人提供一日三餐,既解决老人就餐难问题,又引领乡村道德风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在范村幸福院的厨房里,记者看到了正在忙活的厨师,“今天做的是包子、鸡蛋汤,我们每天想着法儿地做到荤素搭配,让老人们营养全面点……”
由于天气寒冷,院子里无法就餐,近段时间老人们都是带饭回家吃。尽管如此,每天还不到饭点,已经有老人拎着饭盒来取餐了。
临近正午,伴随着浓郁的香气,包子出锅了,工作人员将包子和鸡蛋汤帮老人们打好包,供老人们带走。
88岁的王素兰和女儿住在一起,白天女儿上班不在家,自己做饭也很困难,“现在一天三顿饭我就在这儿吃,吃得都可好了!来了我们老年人还能说说话!”
“我们根据老年人的特点,为老年人做松软可口的饭菜,看到老人们每天吃饭高高兴兴地,我们也非常开心。”范村幸福院院长李国强说。
范村幸福院,3年来已累计投入资金60余万元,为全村70余名60岁以上老人提供一日三餐,并在每月的第一天为70岁以上老人举办饺子宴,组织舞蹈和戏曲等文艺演出,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
关心居民安全
消除隐患安民心
“谢谢巡察组,破旧电表箱现在已经移走了,雨雪天气俺再也不用担心了,也能睡踏实了!”凛冽寒冬,商水县委第五巡察组对魏集镇洪桥村村民刘某反映的问题进行回访时,村民刘某拉着巡察组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
这是咋回事呢?原来,入冬前,巡察组第一次来到洪桥村巡查时,村民刘某向巡察组反映了他家遇到的烦心事。
“俺家旁边院墙上这个旧电表箱,电线长期露在外面,村民们路过时都害怕,跟村里反映过多次都没有解决……”
在刘某的指引下,巡察组工作人员看见他家临路的一面墙上,悬吊着一个老旧的电表箱,由于年久失修,锈迹斑斑,从电表箱中穿出的几条电线垂向地面,有的电线外层包裹的绝缘胶皮已经老化脱落,铜芯裸露,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为此,巡察组立即向魏集镇党委、镇政府送达《立行立改通知书》,要求魏集镇党委、镇政府及时解决此问题,并在全镇范围内进行居民用电安全隐患排查。
随即,魏集镇政府会同镇电管站对该旧电表箱进行了挪移更换,对松垮的电线重新捆扎整理,并为裸露的电线穿上了“外衣”。同时,镇电管站对全镇居民用电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共排查出安全用电隐患20多处并及时给予了消除。
“很多不起眼的小细节,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巡查就是要从细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挥好巡查工作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帮其解决问题。”该县县委巡察办负责人表示。
送温暖给菜农
给大棚升温 为菜农送暖
“挖掘防寒沟,也能起到升温的作用。在大棚前挖掘深度为0.8米、宽度为0.4米,长度与大棚的长度相同的土沟,填充大约0.08米厚的聚苯板等,能够将大棚前端温度提升3摄氏度到5摄氏度。”
寒风凛冽,在沈丘县白集镇田营村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组织的农艺技术人员,正在为大棚增温开“处方”。
全县现有设施大棚蔬菜12万余亩,棚菜种植农户4600多户。眼下,正是大棚蔬菜生长关键时期,为了应对极端寒潮天气,县纪委监委、县委巡察办联合县农业农村局,把对大棚蔬菜种植户进行防寒防冻技术指导作为“关爱你我他(她)·温暖千万家”活动的主要内容,组织县乡1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组成6个技术指导小组,分赴全县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578个村,从防寒保温、光照管理、辅助加温等方面,分别针对不同蔬菜品种对大棚种植户进行专业指导,确保蔬菜大棚安全越冬。
在此基础上,县纪委监委、县委巡察办、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还充分利用工作微信群、公众号等传播平台,及时发布低温寒潮大风等预警信息和防灾避灾办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极寒天气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灾害损失。
截至目前,农艺技术人员已经开出增温“处方”140多个,零距离指导菜农600多人次,接受菜农咨询200多人次,全县棚菜可望安全越冬。
温暖千家万户
严寒坚守“暖”万家
入冬,我省许多城市居民包括一些农村居民每天都在用天然气做饭、洗澡,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天然气从哪儿来。
这些天然气大部分来自千里之外的鄂尔多斯,来自东胜和大牛地两大气田。目前,两大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550亿立方米,其中200多亿立方米输往河南。
两大气田的员工1/3以上都是河南人。这里冬季最低气温零下30摄氏度。他们克服严寒天气下管理难度大等困难,超前制定应对措施,才确保了寒冬时节千家万户能用上“暖气”。
12月13日,气田集中处理站导热油炉突发故障,东胜气田集中处理站站长韩景业立即带人到现场排查,经过2小时紧张忙碌,成功排除故障。
“让家乡人用上我们生产的天然气,很有成就感。”韩景业每次回濮阳探亲,总是自豪地说。
“带上管线探测仪,出发!”12月14日一大早,东胜气田巡检工宋义新就招呼司机,进行管道安全巡检。老家在商丘的宋义新已有20年工龄,负责多条长输管道的运行管理。
连日来,下游用气量骤增,管道巡检至关重要。空旷的野外寒风凛冽,平均每人每天徒步约20公里,一条线巡检下来有多苦,只有巡线人懂得。
近日,大牛地气田滴水成冰。深夜10点多,家在郑州的大牛地气田物资供应站站长孙若尧,还在与运输车队沟通次日送井车辆的事宜,以保障运送物资车辆源源不断涌向供应站,送到各气井。
“冬季保供这场硬仗必须拿下!让家乡人民用上气,这点寒冷,真的不算啥。”孙若尧坚定地说。
关爱普通群众
平凡“小事”民心暖
没有紧张刺激的抓捕,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一名公安辅警,靠为群众做“小事”,换来了群众的信赖。
12月15日上午,沁阳市公安局王曲派出所辅警董汉华来到辖区开展安全防范宣传。“尤其是学生家长,一定不能告知孩子支付密码……”董汉华的讲解大家听得很认真。
今年31岁的董汉华进入公安系统工作已经6年,去年来到王曲派出所,走上社区警务岗位。
“小董干事非常负责,让人放心……”“小董这主动服务的意识值得点赞……”虽然在新岗位时间不长,但不少村民对董汉华的评价很高。
当天,董汉华宣传防范青少年随意转账、打赏等行为,其背后是有故事的。
9月底的一天,辖区群众康某急匆匆来到王曲派出所求助,称其刚满8岁的孩子迷恋上手机游戏,短短两天花费5000多元购买游戏装备,家长急得不知所措。当天,董汉华和孩子深入交流并留存资料。通过多次和游戏公司客服沟通,最终将游戏充值的钱款追回。看到退还的钱款,康某激动得眼角湿润,回村里逢人就讲董汉华的故事。
没想到,短短几天后,有人慕名来到王曲派出所,专门找到董汉华。祁某9岁的儿子玩游戏时蒙对了家人的支付密码,充值购买游戏道具花费6500元。这次,董汉华又协助祁某追回了钱款。
“咱不能光解决麻烦,更得考虑怎么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把防范工作做好。”此后,一有时间,董汉华就深入辖区宣传安全防范知识。
董汉华把负责的警务室建成警民联系点、民生服务点、防范宣传点和求助报警点,把温暖送进了群众心窝。
关爱特殊群体
轮椅进家门 便利又贴心
“以前,俺腿残疾去哪儿都不方便,还得麻烦家里人照顾,现在有了轮椅,俺自己就能照顾自己了,太感谢党和政府了……”12月19日,在宝丰县石桥镇赵庄村,第一次坐上轮椅的刘巧莲激动地说。随着这辆崭新的轮椅推进家门,刘巧莲也正式告别拄了20年的拐杖。
现年43岁的刘巧莲20多年前因骑自行车发生意外摔伤了腿,下肢落下了残疾。由于无法正常行走,为了能照顾自己和家庭,刘巧莲就让丈夫制作了一副简易的拐杖,这拐杖一拄就是20年。
一副拐杖坏了,再做一副,连刘巧莲也不记得到底用坏了多少副拐杖。为了照顾刘巧莲,她的丈夫只能在周边找活儿干。多年来,刘巧莲无时无刻不想着生活可以自理,给家里减少一点儿负担。
日前,石桥镇残联对辖区内所有残疾人进行复审复核,进村入户了解其家庭情况。考虑到刘巧莲家的生活困难及实际需求,第一时间为其申请康复辅助器具,将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送到她的手中。
“现在有了轮椅,俺行动也方便了,孩儿他爸也能出去打工了,出门也不用家里人天天跟着了。”接到轮椅那一刻,刘巧莲热泪盈眶。
近期,按照省委关于开展“关爱你我他(她)·温暖千万家”活动要求,宝丰县结合实际,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困难残障人士,坚持开展上门慰问、代办服务等帮扶举措,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宝丰县共发放轮椅338辆、助行器14个、坐便器42个、腋拐39副等康复辅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