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民王建春:老式缝纫机寄托勤俭节约好家风
2023-05-12 09:37 来源: 洛阳文明网
75岁的市民王建春家里,有一台机龄近60年的老式缝纫机。这台缝纫机是他当兵时家里添置的。每当缝纫机嗒嗒的声音响起,他的思绪便被带回过去的时光。
这台机龄近60年的缝纫机
机龄近60年,保养得很不错
近日,记者来到王建春位于西工区涧东路的老宅,缝纫机在卧室阳台上放着。这是一台平板式缝纫机,工作面板为木质,上面有深浅不一的划痕,散发着岁月的气息;机身上印着“华南牌”的品牌名称,还印着“广州缝纫机厂”等字样。这台老式缝纫机机龄近60年,除了手摇器因反复使用有磨损,整体保养得不错。
王建春的老伴儿芦相荣娴熟地踩起脚踏板,缝纫机立马运转起来,发出嗒嗒声。“这么多年来,这台老物件很少出毛病。”站在一旁的王建春说,前两年女儿一家搬进来住,打算将杂物全部卖掉或扔掉,他特意嘱咐女儿,这台缝纫机不能扔,也不能卖。
这台缝纫机,与他当兵的经历有关
在物资短缺的年代,群众购物要凭票,买面需要粮票,买布需要布票,买缝纫机也需要缝纫机专用票。王建春家这台缝纫机,当年也是凭票购买的,而这与他早年当兵的经历有关。
王建春是洛龙区安乐街道郑村社区人,其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1965年3月,上初三的他报名参加招飞。经过严格筛选,他从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进入第三轮体检。
王建春家里穷,平时带的饭是红薯渣子馍和菜疙瘩,营养跟不上。面对这样一名有望成为飞行员的学生,学校高度重视,给了他两项“特权”,一是让他到教师灶吃饭,每顿饭是白米饭或白面馒头,还有炒菜,全部免费;二是他每次回家,老师安排同学护送,生怕他在半路发生磕碰。
第三轮体检通过后,王建春被安排住进老城区一家招待所,接受第四轮体检。遗憾的是,他在这一轮被筛了下来。飞行员梦破碎,对于一个少年的打击可想而知。为了参加招飞,他还错过了中招考试。顿时,他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对未来很迷茫。
得知王建春的情况后,相关部门安排他到邙山一所高中半工半读。那年秋天,他听闻征兵的消息,因他参加过招飞,当兵优先录取,他果断报了名。1965年年底,王建春到江西当兵。次年年初,他收到母亲的来信,得知家里花近百元添置了一台缝纫机。那个年代,缝纫机在农村可是个稀罕物件,不仅价格昂贵,更难的是获得购买缝纫机的票。“缝纫机专用票紧俏,一般人很难见到这种票。”王建春说,他后来得知,政府部门为了优待军人家属,特意给了他家一个名额,家人捧着票到安乐供销社购买了缝纫机。
芦相荣在擦拭缝纫机上的灰尘
他结婚后,母亲将缝纫机传给他
当兵期间,王建春回乡探亲,第一次见到了这台缝纫机。他细细打量着眼前这台家里“科技含量”最高的机器,内心无比自豪。那时,普通人家很少买衣服,多是买布回家用缝纫机做衣服,因此兴起很多使用缝纫机的培训班,不少女孩从十三四岁开始学习使用缝纫机,缝纫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1973年,已退伍回乡两年的王建春与芦相荣结婚。母亲将他们叫到跟前,郑重其事地说:“现在将这台缝纫机传给你,你只许用,不许卖。”
缝纫机留在老宅,勤俭节约的家风传承下去
1977年,王建春和爱人搬到西工区影院街住,这台缝纫机也跟着他们住进了新房。
“缝纫机的用处很大,但用它做新衣服的机会不多,大家都不富裕,只有在过年时一家人才会买布,做一身新衣服,平时缝纫机主要用来缝补。”王建春说,衣服、袜子不禁穿,容易破,他们又舍不得扔,就缝补后继续穿。走在大街上,衣服上补丁摞补丁的很常见,也没人笑话,那时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攀比之风没有市场。
后来,王建春又搬了两次家,他牢记母亲的叮嘱,将这台缝纫机带在身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大家不再买布做衣服,缝纫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很多家庭成了摆设,落满灰尘。
2013年,王建春搬到洛龙区居住,将这台缝纫机留在了涧东路的老宅。“我和老伴儿上了年纪,搬不动了,平时用缝纫机的机会也不像以前那么多了。”老人坦言,不过,他们经常回老宅,给缝纫机上上机油,做做保养,回忆一下过去。
这台老旧的缝纫机虽沉默不语,但见证了王建春一家人的变迁,对他来说意义非凡。“每当看到这台缝纫机,母亲勤俭节约的形象就浮现在脑海里。”王建春说,他已将勤俭节约的家风传给下一代,缝纫机就是最好的见证。
每个老物件,都留有真实的岁月痕迹,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真实生活;每个老物件背后,都有一个或一些让人难忘的故事,承载了那个年代的点点印记和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