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西平:以文明为底色 绘就城乡融合发展幸福画卷
2023-05-25 11:00 来源: 驻马店文明网
近年来,驻马店西平县牢固树立“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理念,以“十个一”项目建设为抓手,内外兼修,融合推进,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坚持制度为纲,提升创建工作执行力。一是建立领导分包机制。实行县领导包乡督导、乡干部包村指导、村干部包片负责,明确任务及时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二是建立专班推进机制。将“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文明家园”工作与乡村振兴统筹结合,梳理出乡村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弱小化、人才缺失化、环境脏乱化、乡风庸俗化、建设无序化、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村光棍化、治理表面化、作风浮漂化”等10大突出问题,成立解决“十化”突出问题指挥部,下设十个专项工作组,县委常委任专项组长,一并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比如:针对“深化移风易俗的常态长效机制”,西平县提出破解“乡风庸俗化”难题,成立了“移风易俗正能量·文明西平新风尚”主题活动工作专班,制订出台了实施方案,开展移风易俗10项、乡村文明5项、乡贤评选、诚信节俭典型6项等20多项系列活动。三是建立考评奖惩机制。将精神文明创建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与乡村振兴、“五星”支部创建等重点工作同步推进考核。采取“抓两头带中间”工作法,实行县纪委监委作风督导、督查局工作督导、创文办业务督导有机结合,好的表彰奖励,差的表态惩处,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二、坚持致富为要,提升乡村产业带动力。一是优化布局延伸产业链。培育发展纺织服装、装备机械制造、食品产业加工、新型材料包装等主导产业,以县带乡,建立“卫星”工厂。如,蚕神源服饰开展“缝盘下乡”行动,实现乡镇全覆盖,带动群众就近就业,让群众物质更富足。二是打造品牌提升价值链。打造“西平小麦”优质品牌,探索“融资、建设、运营、管护”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推动农、工、旅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全县高标准粮田占比80%以上,项目区老王坡顾庙村被定为“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发展“西平红薯”优质品牌,构建种植、储藏、加工、销售全链条,延伸出西地红薯粉条、西地红手工醋等产品品牌;培育鲈鱼养殖品牌,在出山镇等乡镇发展鲈鱼养殖业,年销鱼苗5000多万尾,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绿色养殖和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区;打造西平白酒品牌,倡导“西酒西喝、西喝西酒”,增加村集体经济500余万元。三是风险共担筑牢利益链。推进“双绑”机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与合作社联姻、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降低农户种植养殖风险,提高农户收入水平。目前全县注册合作社2667家、家庭农场114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9家,市级示范社68家,县级示范社91家。
三、坚持生态为底,提升和美乡村吸引力。一是让农村“净”起来。全域清理垃圾、治理污水,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整治农村坑塘430个,完成河道生态治理55公里。二是让农村“绿”起来。在村旁、路旁、水旁、宅旁见缝插绿,种植时令花草,打造了一批以樱花、连翘、芍药、海棠等为主的乡村道路,形成了一路一花、一路一景田园风光。三是让农村“亮”起来。全县所有村庄主干道和文化广场实现照明设施全覆盖,让老百姓的安全感“看得见”。四是让农村“美”起来。坚持修旧如旧,建设村史馆、老年公寓、家风家训馆、全家福展示墙,打造集古朴、现代、实用于一体的和美乡村。如嫘祖镇打造“人有书香、家有果香、村有贤香、镇有花香、业有情乡”五香乡镇,全县涌现出兰衣赵村、牛昌村、董桥村等近百个具有中原民居特色的示范村。
四、坚持思想为魂,提升精神文明影响力。一是抓思想教育。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知人晓”工程,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户外大型宣传牌3000多面、公益广告2000余副、景观小品600余处,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二是抓文明创建。依托西平嫘祖文化、冶铁铸剑文化等特色文化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兰衣赵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创成省、市级文明村镇23个;各级文明家庭1275个。三是抓典型示范。选树各级“乡村光荣榜”典型人物2438人;评选星级文明户90000余户,星级文明户认领工作覆盖率达80%以上。四是抓文化传承。深入挖掘西平嫘祖文化、冶铁铸剑文化、大铜器文化、“管鲍分金”诚信文化、戏曲文化等,组织西平大铜器、西平剪纸、戏曲书法等文化进农村活动6000余场。五是抓载体创新。组织开展“集体婚礼”“骑行婚礼”“写家训·挂中堂·扬家风”等特色活动,“四香家庭”、优秀村规民约、优秀“四会”组织等评选活动,让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
五、坚持服务为上,提升文明实践辐射力。一是打造一流的服务阵地。构建“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三级组织体系,实现了中心、所、站三级阵地全覆盖。目前已建成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8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探索“融媒体中心+文明实践”工作模式,整合县乡村少年宫、服务中心、文化站、活动室等资源,实现了线上与线下同步传播,达到“1+1>2”效果。二是打造一流的服务队伍。按照“总队+支队+小分队”模式,建立“1+10+N”的志愿服务网络体系,全县县级志愿服务队70余支,乡镇、村委会队伍数380余个,队伍人数高达12万余人。三是打造一流的服务品牌。常备志愿服务与专业志愿服务、县直服务与乡村志愿服务相结合,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志愿活动,做到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西平暖心粥屋、应人心理服务等十余个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省、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