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乡村振兴悦动旋律——汤阴县“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侧记
2023-06-28 09:46 来源: 大河报·豫视频
漫画说法中共汤阴县委宣传部供图
汤阴县人和公园王计亮摄影
古贤镇樱桃节,吸引广大市民前来采摘。王跃俊摄影
干净整洁的李家湾村张百瑞摄影
城关镇开展义务理发志愿服务活动朱丽娜摄影
九头仙艾生产车间场景郭凡摄影
岁逢六月,万物将惜。漫步汤阴乡村,村庄内到处嫩绿清新、鲜花点缀,柏油路平坦宽阔、民居整齐划一,太阳能路灯一字排开,灯杆上悬挂的红灯笼格外醒目。路旁白色的墙壁上描绘着乡村振兴的工笔图画,处处彰显出美丽乡村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崭新景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旋律悦动在这片辽阔的豫北平原上。
如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点亮的璀璨“五星”映照出群众一张张幸福的笑脸,给出了生动有力的答案。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扛稳政治责任,创新工作举措,积极探寻“五星”支部创建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融合推进,为乡村富足图谱绘就打下基础:2022年全面消除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欠发达村,29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095.73万元,村均20.4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447.7元。
夯实党建引领锻造“支部过硬星”
基层之基,魂在党建。汤阴县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鲜明导向,坚持“五星”支部创建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融合推进,以“争当全市‘五星’支部创建标杆”为总目标,以“三专四强”为抓手,用好五项机制,凝心聚力、聚焦主业、争星晋级,推动“五星”支部全面过硬,着力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高度。
该县聚焦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党员4支队伍,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各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争星晋级,以过硬支部建设引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三零”创建等重点工作落细、落实,有效实现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基层发展融会贯通、互促共进。
“自‘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以来,我们强抓‘支部过硬星’,工作指南有了,目标更明确了,大家的干劲儿更足了!”该县韩庄镇李家湾村党支部书记苗学民感慨地说道。
韩庄镇实施党建“442”工程,即打造党建品牌,发挥示范作用,力争40%以上的农村党支部创建成党建示范村;围绕“抓规范、促提升”,进一步规范党建工作,提升党建水平,力争40%以上的农村党支部创建为党建标兵村;通过“一村一策、因村施策”,建强配齐党支部班子,促进20%的农村党支部转化升级、规范达标。五陵镇各行政村通过党员群众双向选择、支部直接指定的方式,构建了“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群众”的联户链条,确保每户群众都有1名党员进行联系,实现小矛盾不出户、大纠纷不出村。白营镇启动实施干部队伍帮扶制,强村带弱村,以学促进,切实提高全体“两委”干部政治站位,让作风实起来。
汤阴县委书记路录平说:“‘支部过硬星’是‘五星’支部创建的核心,要与乡村振兴统筹起来,与基层治理统筹起来,与群众获得感统筹起来,才能切实抓出实效。”
激发振兴活力打造“集体聚宝盆”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五星”支部创建的核心就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3年以来,汤阴县以产业增效、促农增收为目标,借助“五星”支部平台,加强基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积极创建“产业兴旺星”,共谋乡村振兴发展之路,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增强基层党组织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伏道镇有种植艾草的传统,被称为“千年艾乡”。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2017年以来,该镇依托扁鹊文化和艾草资源优势,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出台艾草种植扶持政策,先后培育建成扁鹊庙周边、岗阳村、西水磨湾村等一批艾草种植示范基地,带动附近100余名群众实现就业增收,年收入均在1万元以上。此外,伏道镇还推行艾草规模化种植,全面提升艾草种植品质。如今,伏道镇已形成集艾草种植、收购、生产、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实现基地、企业、市场有机衔接,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小艾草成了群众增收致富、加快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韩庄镇同样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争创“产业兴旺星”的“牛鼻子”工程。近年来,韩庄镇共流转农民土地300余公顷,先后引进、创办滨河农庄、三禾农庄等,带动群众种植大棚果蔬、特色菌菜和特色水果。昔日的韩庄西部“荒草岗”,如今变成了果蔬飘香的“花果山”。除了发展特色产业,韩庄镇还结合现代农业,深度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事体验等多种功能,培育和打造休闲农业,大力拓展“一河两岸乡村振兴示范带”农业休闲旅游,推动“文旅+农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一村一品一景色”的特色文化游、农业生态休闲游、美丽乡村游相互融合的新路子,形成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美丽乡村发展新格局。
吹响强村富民“冲锋号”,汤阴县一直在不断奋进。该县深入实施“清五跃十”行动,抓实39个集体经济扶持试点,申报认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6家,建立“双绑”机制,全县村集体收入超5万元的村实现100%,超20万元的占比31.5%,为产业振兴奠定良好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各村推进‘双绑’机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指导、协调和督查,挖掘培树先进典型,推广经验做法,不断扩大先进典型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营造产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路录平表示。
突出生态宜居开出“和美乡村花”
“以前村里多是泥巴路,没有路灯,更没有绿化。现在柏油路直通家门口,房前小花园,屋后绿化树,早晚有空还能到村民文化广场跳跳舞,生活比以前幸福多了。”谈到村里的变化,汤阴县韩庄镇曹庄村村民苏习江深有感触地说。
作为远近闻名的宜居和美乡村,曹庄村坚持“党员主导”与“群众主体”同向发力,通过门前三包、村规民约等,让广大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文明卫生习惯,逐步实现“要村民改”向“村民要改”的转变。同时积极开展“好婆媳”“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激发村民内在动力,共同维护良好的村庄环境,实现村庄全域美丽、持久美丽。
“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提升村民内在素养、培育文明乡风有机结合,不断推动乡村由‘脏、乱、差’向‘净、绿、美’转变,不断增强广大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走出一条具有乡村特色的环境整治新路径。”曹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喜顺说。
“靶向”聚焦“靶心”不偏离。汤阴县对各乡镇各村环境卫生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制定重点治理区域,明确整治标准;把镇、村、街道主要道路、公路沿线村等作为重点部位,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组织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全方位抓好背街小巷、河道沟渠等薄弱环节卫生死角的整治。近段时间,该县白营镇针对辖区内大街小巷开展了道路硬化、拓宽及卫生清理、整治行动。截至3月底,该镇已完成污水管网铺设1万余米,小巷治理5.3万平方米。
健全机制久久为功抓长效。汤阴县始终坚持着力在建机制、管长远上下功夫,同时,将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建立督导考评机制,由镇党委政府牵头,定期对各村人居环境治理情况进行抽查,对照检查表逐项进行打分,切实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实现人居环境从“短期清脏”向“长效管护”转变,从“要我干”到“我要干”,乡村“颜值”不断刷新。
汤阴县聚力打造亮点特色,向美而行,一键开启全景式美颜,扮靓乡村高颜值,推动“生态宜居星”创建走深走实。
加强法治建设织密“平安和谐网”
汤阴县司法所组织的律师事务所村居顾问律师刚来到古贤镇西段村村室,值班村干部就开始在大喇叭上吆喝:“律师来了,大家有啥法律问题可以来村室……”
乡村治则百姓安,自“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汤阴县充分发挥网格化作用,注重排查防范在先、源头治理工作思路,不断夯实服务群众的基层基础,着力化解基层不稳定因素,推动“平安法治星”创建工作不断走深走实。该县以“三零创建”为抓手,联合人大、政协、公安、司法、物业公司、居民议事会等多方力量,共建共治,深入推进反邪教、防诈骗、“扫黑除恶”等工作,先后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防诈骗进村户”等宣传活动。同时深入开展“六防六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结合党员联户工作,在辖区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及时有效掌握民情户情人情,建立纠纷排查化解台账,及时化解民意纠纷,防止“民转刑”案件发生。
“村里经常为我们开展防诈骗学习,举办防诈骗宣传活动,别看我们是老年人,防诈骗意识一点也不差。”汤阴县任固镇王辛庄村王大爷笑着说。
平安是福。在群众的心目中,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平安二字,汤阴县将持续推动“平安法治星”创建工作不断走深走实,擦亮平安底色,提升幸福成色,多点发力、多方联动、多措并举,把法治融入乡村治理各环节,深度融合“五星”支部创建,持续激活乡村治理“法治细胞”。
弘扬文明新风唱好“幸福主角戏”
“以前说起模范,总感觉离我们很远。现在许多模范人物就在我们身边,虽然都是普通人,但他们的善举大爱,正在感染、鼓舞着每一位村民,也体现了我们村这些年来抓小事、抓小善、促大德、促乡风、树文明的一路历程。”站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光荣榜前,汤阴县白营镇副镇长、北陈王村党支部书记张来宾感慨地说。
村村文明风,举目皆是星。近年来,汤阴县立足区位优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以“文明幸福星”创建为契机,进一步弘扬文明乡风,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镇域环境不断改善、群众幸福感逐步提升、文明氛围日渐浓郁,一场脱胎换骨的变化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发生。
“志愿者们理发技术非常棒,手脚也麻利,很快就剪好了,这个活动不仅给我们省钱,还特别方便我们老人,真是办到了我们的心坎里了。”理发结束后的城关镇居民杜素珍满意地说道。城关镇精忠社区组织志愿者在精忠路艳艳理发店开展“关爱老人情暖社区”义务理发志愿服务活动。义务理发负责人王英说道:“我们每周都开展义务理发活动,不仅满足了居民需求,还代表着我们对老人们的关心与关爱。”
创建“五星”支部,群众幸福是硬道理。城关镇党委深谙此道,聚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改革创新蹄疾步稳,交出了幸福惬意民生账单:将创建“文明幸福星”与民生实事结合起来,聚焦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急难愁盼”,主动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不断加大民生投入,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汤阴县组织各村修订“一约五会”制度,积极开展“乡村振兴文明同行”活动,将移风易俗工作融入日常;持续开展文明家庭、道德之星、好媳妇好公婆、五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制作“乡村光荣榜”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和婚丧嫁娶新事新办宣传引领活动,引导广大村民破除陋习,唱好文明幸福村建设“主角戏”。
一批批先进典型脱颖而出,让群众有了自己的“明星”;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次次移风易俗的主题宣讲,凝聚了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正能量。
“‘致力于实现让乡村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既是宏伟蓝图,也是环环相扣的实践课题。”路录平表示,“汤阴县将紧紧围绕‘五星’支部创建工作目标精准施策,把‘五星’支部创建当作为民造福的有效途径,各村镇围绕实现‘环境更宜居、烦心事更少、增收更稳定、笑容更灿烂’的目标,确保全县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以扎实创建成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