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志愿者到专业导游 这位“姥姥”想让更多人“认识”殷墟
2024-10-29 14:27 来源: 大河网
64岁的张欣,时髦又爱“显摆”。
满头的小卷儿、好看又不明显的裸色美甲,背上一个黑色双肩包,在镜子前站定,整理妆容。
女儿看到,便问:“哟,又要去‘显摆’啦?”
给女儿一个肯定的回答后,张欣美美地出了门。
今天有一群小学生要来殷墟研学,提前“约”了张欣,作为导游讲解的她要去给孩子们讲解,“显摆”是她跟女儿开玩笑的说法。
【镜头一】
“他们叫我时髦老太太,我其实可高兴了”
“老师,这个图案是什么意思?是风向吗?”
“这不是风向,这是甲骨文的‘中’字,这块碑是一块甲骨文版的天气预报碑,意思是早晨到中午不下雨……”
10月28日,在殷墟遗址的甲骨文碑林里,张欣为前来研学的小学生进行讲解。除了在现场讲解,她还会在“云端”分享殷墟的小故事。
作为一个“大龄”讲解员,张欣赶了个时髦:“咱也学年轻人那一套,在网上开个账号,讲讲甲骨文,讲讲殷墟。”她给自己起个网名叫“小红姥姥”。
为啥叫这名儿?
小红是张欣的小名,因为她只有一个女儿,这辈子都是“姥姥”,所以是小红姥姥。
1960年,张欣出生于陕西一个军人家庭,1990年随爱人定居安阳。她总说自己是个地道的外来安阳人,喜欢安阳的美食,喜欢听安阳话,最喜欢殷墟。
“退休前我就很喜欢历史,喜欢寻找甲骨文背后的故事。退休后,我成为殷墟遗址的一名志愿者讲解员。”张欣自己都没想到,这一讲,就讲了10年。
前几年,殷墟开始出现前来研学的学生,“我很喜欢孩子,想把我知道的殷墟讲给孩子们听,但是每次接待他们的都是导游讲解员”。一不做二不休,张欣就去考了个导游证,开始“名正言顺”地去给研学的队伍做讲解。
导游证到手,接待的游客群体也丰富了不少:“给小朋友讲,基本是本义和故事,给成人讲,引申义比本义更重要。比如甲骨文的‘德’字,给小朋友只讲这个字为什么这么写,而面对成人,我就会讲它的引申义是‘用正义捍卫自己的权利’。所以我要不停地更新我的讲解词,用通俗有趣的语言讲出来,让每一个来殷墟的人都‘听懂’殷墟,‘认识’殷墟。”
张欣的“投其所好”让很多人对她印象深刻,还有人会喊她时髦老太太:“他们叫我时髦老太太,我其实可高兴了,因为我知道他们是在说我思想时髦。”
【镜头二】
“如果有游客把我问住,我会觉得‘赚’了”
起初在殷墟当志愿者时,张欣的讲解词很单一,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照本宣科”。
一次讲座上,有考古学专家提出“志愿者能不能用考古的眼光去讲一下殷商的故事”,这句话对张欣触动很大,也是从那时起,她不再满足于讲解词中的文物介绍,开始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
既然决定要改讲解词的“文风”,那就不能只是说说,买书查资料、走进殷墟相关的博物馆答疑解惑……“走出去,‘拿’进来”成为张欣的日常。
这不,她昨天又跑了趟郑州,一天时间逛了三个博物馆:“我就是想知道在书上看到的那八个鼎有啥区别,这一去现场,发现它们就是花纹不一样。”张欣逛博物馆从不找讲解,她怕“被别人的思路固定了自己的思维”,她总是提前在家做好攻略,列出自己要逛的馆,拿上笔和本,遇上看不明白的,拍几张照片儿,回家逐个攻破。
时间久了,她的讲解词就不再局限于讲殷墟,而是扩大到了殷商文化。
“我觉得殷墟一直在推着我往前走去学习,现在这学习成了我的乐趣。如果有客人把我问住,我会觉得‘赚’了。讲解结束后我一定会去努力寻找答案,下次可能就成我的讲解词了。”如今,张欣的讲解词总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变化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通过各种途径学来的知识如源头活水般丰富着张欣的讲解词,让她在讲解时早已不再“照本宣科”:“我明天要接待两个历史老师,如果还按照平时那么讲,肯定满足不了他们,我就把跟着考古老师们刚学的知识加进讲解词,让他们觉得不虚此行。”
【镜头三】
“殷墟教会我沉淀自己”
有人问张欣,都60多了,为啥讲解的时候还这么有激情?
张欣给出了内心的答案:“可能是因为热爱吧。在挖掘文物背后故事的过程中,我时常被感动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这么从未中断地走过了几千年。每分享一次,我的心就会随着这些知识沉淀一次。这些年,殷墟教会我沉淀自己。”
2024年2月,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建成开放,相比以前,张欣又忙了很多:“新馆展出了4000多件文物,每一个展柜都代表着一段历史和文化,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有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需要去挖掘。”在讲解的过程中,她总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去更改讲解词,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提及未来,张欣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小目标:“过好每一天,讲好每一场,只要殷墟需要我,我会一直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