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木版年画年味儿足

2025-02-11 09:25 来源: 周口文明网

当明媚的阳光温柔地倾洒在周口关帝庙时,这里的年味依然浓厚。2月10日,记者走进周口市中心城区关帝庙内的周家口木版年画传承基地,探寻这一古老非遗的独特魅力。

步入关帝庙,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夏明月的工作室里,一幅幅精美的木版年画挂满墙壁,这些作品色彩鲜艳、线条细腻,每一幅都讲述着独特的故事,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前来参观木版年画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回忆着儿时对木版年画的记忆;有充满好奇的孩子,眼睛里闪烁着对这门技艺的新奇与向往。众人带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索之心,认真聆听夏明月的讲解。

周家口木版年画起源于明末清初,兴盛于清中晚期,以祈愿平安、健康、幸福为主题,2015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明月自幼接受父亲的言传身教,对木版年画的设计、描图、雕版、着色、印刷以及切割、装裱都有着较高的技术水平,是周家口木版年画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夏明月手持一块蛇年主题雕版,和几位游客交流,眼中满是对这门技艺的热爱与自豪。

几个孩子围在夏明月身边,好奇地看着他手中的工具和雕版。夏明月耐心讲解:“周家口木版年画不仅是艺术,更是文化符号,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欢乐和谐等内容为主题,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参观者仔细观察制作步骤,不时提问,夏明月一一解答。

为适应新时代,传承基地多方努力,收集失散的老版图样,融合现代审美和春节元素,创作出100多幅作品,雕刻20余块木版。这些作品不仅保留传统韵味,还融入新元素,深受群众喜爱。

一位带着孩子来参观的家长感慨地说:“来这里参观,就是想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木版年画太美了,每一幅都蕴含深意。”孩子们被色彩斑斓的画面吸引,兴奋地讨论着图案,有的孩子还尝试在夏明月指导下印制年画,体验传统技艺的乐趣。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非遗项目。周家口木版年画传承基地的蓬勃发展,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

如今,在周口关帝庙民俗博物馆的认真挖掘和保护下,在爱好者的热情支持下,周家口木版年画在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