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文明祭扫成新风
2025-04-03 09:18 来源: 周口文明网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随着清明节临近,祭扫亡故、缅怀先人又一次成为大家广泛讨论的话题。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文明祭扫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祭祀方式。记者近日走访了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倾听他们对清明习俗的理解,了解他们如何践行文明祭扫。
“清明节是我们缅怀先人的日子,也是传承家族精神的时刻。”年逾古稀的李大爷缓缓说道,他经历过岁月的沧桑,现在父母、老伴都已不在人世。在他看来,祭祀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家族文化的延续。“以往,我都是带着子孙们去墓地,摆祭品、烧纸钱。这几年,在社区宣传和家人的劝说下,我逐渐接受了文明祭扫的方式,带上鲜花和亲人生前喜爱的小物件,去墓前跟他们说说话。”李大爷说。
对于80后的张先生而言,清明节是一个让他停下脚步,思考生命意义的节日。“小时候,清明节对我来说就是跟着父母去扫墓,感觉像是一种仪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明白它背后的文化内涵。”张先生表示,他会带着孩子一起参加祭祀活动,通过讲述先辈的故事,让孩子了解家族的历史,传承优良家风。在祭扫方式上,张先生一家选择了更为现代的方式。“我们会制作电子纪念册,把亲人的照片和生平事迹整理起来,随时可以翻阅。去墓地时,我们也会用鲜花代替纸钱,践行绿色环保的理念。”张先生说。
在00后大学生小王眼中,清明节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文化底蕴的节日。“我喜欢在清明节去郊外踏青,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同时也会缅怀先烈。”小王说,学校每年都会组织祭扫英烈的活动,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先辈们的奉献精神。对于文明祭扫,小王有着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文明祭扫不仅是一种环保行为,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创新。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祭扫、种植纪念树等方式,表达对逝者的怀念,让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不同年龄段的市民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和传承着清明节的文化传统,践行着文明祭扫的理念。在这个缅怀先人的节日里,文明祭扫不仅为清明节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也让这份传承千年的文化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