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栾川建立“评理团”,培育文明乡风
2025-04-17 09:16 来源: 洛阳文明网
“因为几棵树闹成这样,真是不太划算。听完大伙儿的劝说,心里豁然开朗。”4月14日,洛阳市栾川县合峪镇柳坪村村民李女士坦言。
近日,一度困扰该村李女士、王先生两家,30棵树的归属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实际上,双方起争执已经不是头一次了。这些树的所有者为两家的老人,其中一方已经离世,至于谁家多少棵树早已变成糊涂账。也因此,村里前几次调解都无疾而终。
这起矛盾能够得以解决,事理是村“评理团”成员一起评的。“评理团”除了村干部,还有懂法人员及德高望重的村民。
调解前,参与此次调节的张强先招呼矛盾双方坐下,安抚双方情绪,同时邀请懂法的人员及德高望重的村民前来说和。
“多一棵树富不了,少一棵树穷不了,可伤了邻里情分,那才真叫亏啊!”“因为这几棵树闹上法庭,得付出更大代价,不值当。”……
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解中,双方最终解开心结,选择握手言和,平分树木。
“邻里间难免会有纠纷,如果不及时介入,小事就会变大事。调解既要重视法理,还得兼顾情理。”张强介绍,为及时有效化解矛盾,他们整合村内多方力量,按照“评啥理”“理咋评”“评好理”的思路进行调解。
为做好调解工作,“评理团”梳理出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经济纠纷等矛盾类型,并建立三方到场、近亲回避、大家评议等工作机制。
“每次调解由村党支部组织,要求矛盾双方及评理团成员三方到场,调解成员需与矛盾双方无利害关系。”张强介绍,在矛盾调解中,矛盾双方开诚布公提出诉求及依据,“评理团”成员从中劝解说和。
调解室内摆放有一个投票箱。“对疑难事件,评理团成员意见产生分歧时,大家会通过投票确定调解方案。”张强给介绍。
自成立“评理团”以来,柳坪村已成功调解20余起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如今,村民有矛盾纠纷,都更愿意让“评理团”参与解决,村里逐渐形成“理让大家评”的文明乡风,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