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山水为底红铸魂

2025-03-27 09:31 来源: 信阳文明网

“1934年冬,红二十五军走后,敌人疯狂搜捕,搜出了红军伤员余占海。我祖姥姥何大妈挺身上前抱住伤员,大声哭诉说是自己的儿子。为了让敌人确信无疑,何大妈当众起毒誓并刺瞎右眼,才使红军战士得救,祖姥姥却失去了一只宝贵的眼睛。”

 3月24日下午,站在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集结地——罗山县何家冲的老银杏树下,何大妈的重外孙女何桂英动情地说:“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样的动人故事,在大别山革命老区比比皆是。”

 如今,何家冲这块浸润着先烈鲜血的红色土地,成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何氏祠、红军碾、红军井、红军医院……青山绿水中诸多红色资源,汇聚成一个集红色教育、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红军长征出发走过的路,如今叫作“初心路”。何家冲新时代文明讲习所、何家冲学院先后拔地而起,“北上先锋”红色丰碑高高耸立,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专题陈列展馆,引来全国数以万计人前来瞻仰、学习。

 当地还深挖“红”“绿”资源,规划建设红色大别1号旅游公路,将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莲塘大瀑布、灵山风景区、九里落雁湖等周边旅游资源串珠成链。同时,吸引资本和人才聚集,催生文旅新业态,打造有稻山房、清源居等精品民宿,带动周边农民就业和特色农副产品销售,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以红带绿,以绿映红,红绿相融,绘出信阳乡村振兴新图景,何家冲并非孤例。

走进大别山著名的红色村庄商城县里罗城村,这里有奇峰耸立、飞瀑高挂、林密溪清、梯田层层,这里有红军林、红军桥、红军井、红军洞群、红军墙标、红军烈士墓、红军医院旧址、童子团岗哨纪念亭等众多红色遗迹,还有开国少将陈明义、抗日英雄赵崇德、少年英雄梁小娃的故事,更有河南日报高级记者、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王天定历时十余年拍摄的红色画廊——“大中原·红河南”大型纪实摄影展,山村画廊——“走百村·看脱贫”河南省脱贫攻坚影像回眸摄影展。

 

里罗城村先后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等殊荣,落地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摄影实践教学基地、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红色研学基地、新华通讯社——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教育基地等,引来大批游客和研学团队,年游客量超25万人次。

 “近年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村里已催生农家乐、民宿30余家。外出务工的青年人纷纷回乡创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电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里罗城村党支部书记陈启鑫自豪地说。

 奇峰耸立金刚台,山水为底红铸魂。与里罗城一山之隔,金刚台(西河)景区与金刚台(猫耳峰)景区花开并蒂,双双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国家30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和100个红色经典景区之一。

位于金刚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内的西河景区,更是集飞瀑流泉、红色古迹、高山茶园、科普教育、度假疗养于一体,所产商城高山茶香飘四海,“豫南高山峡谷第一漂”声名远播,大别山精神文化传承中心在此打造了大别山商城革命历史展览馆、红色丰碑园、革命先烈雕塑园。景区先后被授牌为河南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大别山干部学院教学基地、河南省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河南省委省干部学院教学实践基地。

 “随着环大别山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以及阳新高速金刚台开放式服务区西河站的启用,到西河瞻红享绿、纵情山水的人会越来越多。”河南大别山西河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胡汉林兴奋地说。

 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信阳,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核心城市,也是全国12大红色旅游区之一、全国18个重点红色旅游地级市之一。这里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铸就了以“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为内涵的大别山精神,全市遗存革命纪念地和革命历史遗址达1006处。

近年来,信阳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和绿色生态禀赋,走好红绿融合、文旅并进的路子。围绕大别山北麓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信阳段)建设、红色基因库建设、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着力构建“1+5+N”文旅融合发展体系,着眼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研学品牌“大别红营”。目前,信阳市已建成13个红色景区(点),形成了以浉河区、新县、商城、罗山、光山为核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集群,8家红色景区被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为唱响“红色游”、提升“绿色游”夯实了基础。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