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文艺:百花千卉 芬芳龙都

2025-03-28 09:44 来源: 濮阳文明网

文律运周,日新其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濮阳市文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勇于担当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使命任务,在守正创新中淬炼文艺精品,在精耕细作中绘就了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壮美画卷。

展开扑面而来的濮阳文艺画卷,清风徐徐,亮点纷呈。

以文塑魂,引领文艺新发展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濮阳市文联牢牢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压实主体责任,主动担当作为,在人手一支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众声喧哗中,激荡文艺春潮,凝聚精神伟力,进一步增强并坚定了全市文艺工作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如何更好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守牢意识形态安全主阵地?如何更好地为党立言、为民发声,充分展现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龙都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喜人景象?如何更好地文以载道、成风化人,推进城市文明进程,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濮阳市文联开展以推名家、推新人为主要内容的“双推”工程,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宣传矩阵,集中推出了一批彰显濮阳文艺品牌形象、记录濮阳文艺工作实况、总结濮阳文艺经验亮点、展示全市文艺工作者崭新形象的重点报道,形成了文艺宣传强势,增强了濮阳文艺的亲和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在“百花迎新乐中原——2025河南文艺界新春欢乐行”系列活动中,濮阳市文联获得先进集体称号,董玉清等10人获得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参与承办的河南省第十二届杂技展演暨首届“金龙杯”杂技艺术周,留下无数令人难忘的精彩片段和美好瞬间,全方位彰显了新时代濮阳文化之城、活力之城、开放之城的城市形象。

“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贯穿濮阳市文联的工作日程。就在2024年行将结束的12月28日至29日,省文联主席、著名作家刘震云等莅濮调研。他说的那句“我做梦都想来濮阳看看,濮阳之行给我带来很多灵感”,不胫而走,走红网络,为濮阳文旅事业增添了“冬天里的一把火”。

以文弘业,展现文艺新担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濮阳市文联紧扣时代脉搏,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濮阳实践,持续深化“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重大主题宣传,提前谋划,精心准备,拓展“新时代 新征程 新风貌”十大群众文化活动,创新“新时代 新征程 争出彩”十大群众性主题实践载体,形成多维立体的文艺生态新格局。

在主题创作方面,濮阳市文联联合摄影、书法、美术三大协会打造创作矩阵,组织策划“我眼中的大美中原”摄影大赛、“翰墨润中原”美术书法作品大赛、“赶考路上有我”书画摄影大赛,成功举办首届传世古籍善本文物特展、《王则敬书法作品集》首发式座谈会暨书法精品展,重点打造大型杂技剧《进攻令》、“濮阳六张”文化艺术作品展等原创项目。其中,“濮阳六张”是指张挥、张仪、张清丰、张公艺、张遂、张昭六位古代先贤,他们分布在濮阳市各县区,既有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有科学家、孝道典范和持家楷模,是具有濮阳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名片。此项文化研究发起人穆伟深有感触地说:“市文联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坚强后盾,我们想不到、做不到的,人家都替我们想到和做到了。”

在惠民服务方面,濮阳市文联组织文艺轻骑兵深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开展义写春联、送戏下乡、捐书赠画等丰富多彩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金秋时节,“卫风和韵·豫见你”2024年“春雨工程”濮阳市文化志愿服务边疆行文艺演出走进新疆,为当地干部群众奉上一道道视听盛宴的同时,推动了文化润疆落地生根,增进了中华文化认同,深化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伊吾文艺工作者反馈,《黄河红帆》《朝阳沟》等经典剧目,《流水》《春江花月夜》等古典名曲,以及即兴创作的《欢乐无眠》主创合唱,余音绕梁,至今仍在胡杨林上空回荡。

在节日庆典方面,濮阳市文联构建了独具龙都特色的文化盛事链。新春推出“百花迎新乐中原——2024濮阳市文艺界新春欢乐行”系列活动,涵盖《乐海徜徉》新春音乐会、“诗诵龙年 书香同行”——2024年青少年儿童迎新诗会等。转眼迎来元宵节,又积极打造“百花迎春”元宵文艺晚会、“诗意元宵月 欣欣家国情”元宵诗会。到农历二月二,如期推出“龙飞凤舞”中华龙文化书画展。中秋、国庆期间,集中举办月满中秋诗乐共赏,以及“翰墨颂华章”“丹青绘盛世”“龙都谱华章”书画展等活动,庆祝传统佳节“我们的节日·中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端庄祥和,大气简约;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节庆文化已成为濮阳市传承中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一个响亮品牌,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以文传声,展现文艺新气象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濮阳市文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锚定“做人的工作”根本任务和“推动创作优秀作品”中心环节,团结引领全市文艺工作者扎根龙都沃土,深耕重大主题,推出一批彰显时代精神、具有地域特色的文艺精品,为现代化濮阳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导力和文化凝聚力。

文学创作再创佳绩。刘文华散文《黄河至北有片“海”》获中国地市报新闻一等奖,张国平跻身《河南小小说二十家》。

音乐创作奏响时代强音。刘振峰作品《根脉》获河南省委宣传部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并入选“听见中国听见你”河南省歌曲精品创作工程年度优秀歌曲。

戏剧曲艺绽放异彩。闫濮羽凭借豫剧选段《打棍出箱》摘得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张中亚弹唱的《千古焦尾情》获第七届“幽兰·阳春”全国古琴艺术展演阳春奖弦歌组金奖,市曲艺家协会荣获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优秀团体会员称号。

美术创作别开生面。张鸿亮作品《觉醒·序章》《戊戌康梁》《先行者》《正气歌》等先后入选全国、全省多项美术大赛大展。

书法篆刻领域捷报频传。仝相和作品入选“江山如此多娇”主题邮品,郭献伟作品入展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张士轲作品获“天风海涛”第九届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铜奖,朱国勇作品先后入选第七届“董子杯”全国书法大展、“溯源书法文脉 推进文化自信”——中国简帛书法艺术临摹创作光影展,刘国亮篆刻作品被“学习强国”平台转载,另有10件书法作品入展入选“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河南省主题书法展,创历史新高。

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相得益彰。在“百花迎新乐中原——2025河南文艺界新春欢乐行”系列活动和庆祝河南省文联成立70周年大会上,付继恩、李众云、朱琳、张国杰、张中亚、王凤阁、任学震被评为先进文艺工作者、优秀文艺工作者、新文艺群体先进工作者,夏园园、刘小江被授予优秀文艺家称号。

濮阳市文联通过举办“中原文艺名家濮阳行”“黄河文化主题创作工程”等品牌活动,持续激发创作活力,推动文艺精品层出不穷。这些作品辨识度高,地域性强,既扎根濮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又与时代同频共振,生动诠释了“两个结合”的创作理念,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了濮阳贡献。

以文培元,构筑文艺新高地

文脉赓续,关键在人。濮阳市文联通过建立本土文艺名家大家储备数据库、邀请老一辈文艺名家深化“传帮带”、开展重大题材创作、深化重点作品研究讨论、择优向上级组织推荐、打造市级文化名家工作室等,推出了一批政治过硬、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德艺双馨、影响广泛的艺术家群体。人才梯队建设稳步提升,既有以付继恩、刘小江、高辉等为代表的文艺领军人物,又涌现出了以张鸿亮、朱国勇、郭献伟、刘振峰等为代表的后起之秀,构建起老中青三代协同发展的艺术人才生态圈。

濮阳市文联统筹协调各协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动文艺事业大繁荣大发展。

文学创作多维拓展。作家协会先后举办“百花迎新乐中原”——濮阳“检察故事”报告文学作品颁奖仪式暨座谈会、“红花郎”杯原创文学作品大奖赛暨诗歌朗诵会、“传承中医文化,彰显古城魅力”文学采风等特色活动,构建起主题创作与地域文化挖掘并行的文学发展格局。

舞台艺术精品迭出。戏剧家协会倾力打造迎国庆戏曲专场晚会,选送新秀参加河南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创排剧目《薪火相传》荣登央视元宵晚会舞台;音乐家协会创新推出2024新年音乐会、“弦音献礼 国韵传情”线上二胡音乐会等品牌项目,形成剧场演出与云端传播的双轨模式。

书画艺术立体呈现。书法家协会打造“龙腾书韵”主题邀请展,开展“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书法大展采风、“百花迎新乐中原”义写春联等活动,实现艺术创作与群众服务的有机融合;美术家协会先后举办“过大年”艺术作品展、濮阳·济源油画交流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美术作品展等活动,用丹青妙手绘就时代画卷。

影像艺术跨界融合。摄影家协会先后开展“我眼中的大美中原”优秀摄影作品大赛、进社区拍摄全家福志愿服务、赴河南省第十二届杂技展演暨首届“金龙杯”杂技艺术周现场采风等活动,用镜头语言讲述温暖故事、捕捉精彩瞬间;曲艺家协会先后举办“奋进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文艺展演进社区志愿服务、“庆中秋喜迎国庆 新时代再建新功”送欢乐进乡村等活动,传统曲艺焕发时代生机。

表演艺术创新突破。舞蹈家协会深入实施“强基工程”,通过广场舞大赛、基层舞蹈培训、专业考级体系,构建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杂技家协会先后举办“相约北疆”首届黄河流域九省区杂技(魔术)精品展演、河南省第十二届杂技展演暨首届“金龙杯”杂技艺术周,《跃龙门》惊艳亮相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赢得全国观众的交口称赞。

文化传承纵深发展。民间文艺家协会持续深化黄河文化研究,举办第四届黄河民俗文化座谈会,积极参加国内各类民间文化产业博览会,圆满完成《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濮阳卷》编纂工作。

以文为媒,共绘文艺新图景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濮阳市文联坚持以文化为纽带,织就市县文艺协同发展的经纬网络,精准找寻文艺服务全市重点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推动各项工作实现融合发展、互促共进,各具特色、成效显著。

县域文艺姹紫嫣红。濮阳县文联先后举办“辞旧迎新‘画’清廉,墨香浓情迎新春”义写春联、“我眼中的大美中原”暨“乡村振兴”主题摄影采风、书法公益讲座等活动,精彩纷呈。清丰县文联创新“文艺+文明实践”融合模式,打造“文化进万家”“艺助乡村振兴”“与人民同行”三大品牌,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南乐县文联先后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大美南乐”摄影作品展、“谷雨颂仓颉”书画笔会作品展、“龙行神州 字游河南”暨“追寻汉字之谜”座谈研讨会等活动,尽显汉字形、神、意之美。范县文联先后举办“追寻红色足迹,颂歌献给党”文艺轻骑兵新春走基层采风演出、“暖暖新年”义写春联、“迎盛世华诞,建功新时代”主题音乐会等活动,激活红色文艺基因。台前县文联先后举办“将军渡放歌”和“台前工委设立50周年”主题征文、“豫见齐鲁·山河相依”豫鲁六县职工优秀摄影作品联展等活动,跨省协作成为区域文化融合新范式。华龙区文联先后举办陶瓷展等活动,建立华龙区文学艺术人才库、成立濮阳市诗词楹联学会华龙分会,进一步夯实了文艺人才根基。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濮阳市文联将团结带领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作为、奋勇争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落实主体责任与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有机结合,重点实施四大提升工程——

一是文艺铸魂工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干字当头、守正创新,建强“文艺两新”实践基地;二是精品锻造工程,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等重要节点,推进“四高四争先”主题创作计划,制定台账,责任到人;三是人才强基工程,实施“五个一批”培育计划,建立健全青年文艺家培养机制;四是市县联动工程,通过组建文艺创作联盟、打造数字文艺平台、构筑文艺宣传矩阵,持续深化龙文化、黄河文化、仓颉文化、杂技文化四大主题创作,持续擦亮濮阳六张文化名片,持续推出彰显中国精神、中原气派、濮阳特质的时代力作,用情用心用力讲好濮阳发展好故事、传播濮阳奋进好声音、描绘濮阳出彩新画卷。

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伟大祖国、为濮阳人民鼓与呼,文化艺术大有可为。又是一年春草绿,风传花信,未来可期。


全部评论